玻璃体混浊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康熙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TUhjnbcbe - 2022/11/23 21:30:00

曲黎敏在《生命沉思录》中写道:

我是个对琐碎生活和计数都很恍惚的人,正乐得忘记年龄。每每有人冷不丁问起,我只好告诉人家我属龙。而且又是个对死亡话题充满迷恋的双鱼座,所以衰老啊、死亡啊这些词对我有着梦幻色彩……偶尔想象衰老,就欣喜地联想到参天的甲木,并拥有无限的年轮的力量;而死亡,更与狂喜的绝望的爱情相连……所以,坦然地等待,从容地面对,来而不惧,去而不喜。

我没有曲老师所言的那么豁达,生活的压力不会因为衰老而减轻,所以,衰老对我而言,是一种残酷。

我相当讨厌衰老。

就要迈向四十岁时,我在微博上写道:最好的自己,已经过去。未等到花开,却已凋零。黑发不再,健忘,视物昏花,从此连酒都不敢喝了。眼前水珠肆意跳跃,去医院检查是玻璃体混浊,无法医治,从此我眼前的世界要隔着水珠和灰影,怕眼底充血引起病变,决定从此忌酒。

苏轼晚年在一首诗《独觉》中写道:“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老了,眼花了,他却觉得在我心里边有无数的桃李花开放。我没有苏东坡那般乐观,我还上有老下有小,我担心眼病控制不住,家庭的重任又该如何扛。儿子的学校邀请家长听公开课,其中一堂品德课,老师让学生都做感谢卡,有很多做好了的学生,当场就读出来并贴到黑板上。我儿子腼腆,没敢走到讲台前,不过当时我看到他剪了一个红心作感谢卡。回到家里,儿子拿着感谢卡在我面前晃,我要抢过来时,他直接往旁边一扔,然后就跑开了,估计是不好意思让我当着他的面看。我捡起来一看,儿子用他那歪歪扭扭的笔迹写道:“感谢爸爸妈妈给我一生的家!”“一生的家”呀,我顿觉责任之加重。

我的一个亲戚很怕死,女儿在闲谈中只要提到跟死有关的事,他就很不高兴。

那是因为他的生活没有什么压力了,生活就只剩下了玩,没有工作,也无经济压力。

越是比较自私的人,越是负担轻,自己吃饱了全家不饿,所以,比较愿意活着。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来气的人,是不大愿意贪生的。

在一期《圆桌派》中武志红说自己也曾是抑郁症,他说:真实自我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做各种各样的事都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这样一来人就会觉得活得很带劲。但是如果一个人一直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把别人照顾得很好,这个人就失去了自我。当这样的虚假自我活了很久之后,他就不想活了。

为他人而活的人,注定不轻松,没有为自己而活得好。

我倒是觉得这是个迷局,人一旦走出,为了自己而活,就会变成一个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人。

曲黎敏说:

今天来了个重度贫血的苍白的女人,她曾经晕倒在工作岗位上,她说:那一瞬间,软软的,死亡变得很温暖,很享受……她是个极度要求完美的女人,由此她的生活就总是极度地不完美,唯有死亡,满足了她的终极享受,她真的想回去了……

见过太多怕死的人,见过太多“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的人,在这种情形下,生病似乎是一种解脱……

我就属于那种痛不欲生的人。

生活太累,接二连三的问题,等在我去解决,我的生活俨然成了不断解决问题的了。

我唯一的休息就是睡觉,其余时间,全在干活,然而,生活并不因为努力而好过多少,依然一团糟,有时家里还鸡飞狗跳,老人孩子一齐闹。

特别困苦的时候,晚上躺在床上我就想,如果明天不用醒来就好了。

然而,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我得继续起来干我的活。

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清圣祖玄烨

生活,果如康熙皇帝所言就好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康熙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