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混浊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我国白内障治疗渗透率低,国内人工晶状体产
TUhjnbcbe - 2022/6/18 14:06:00

全文字,阅读时长约8分钟

人工晶状体是全世界用量最大的人工器官和植入类医疗器械产品,主要用于治疗白内障。年国内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亿元,预计全年增长至亿元,近五年年复合增速超18%。在白内障手术率提高的趋势下,人工晶体市场增长明显,占比为21.6%。近年来,部分国产厂家在人工晶状体中高端眼科医疗器械领域实现突破。未来随着国家高值耗材集采推进,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是人工晶状体等重点领域,将加速创新发展,有望进一步实现进口替代。

人工晶状体产品介绍

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是III类医疗器械,属于高值医用耗材,综合了材料、机械、光学和精密加工等前沿技术,人工晶状体用于治疗白内障,是全世界用量最大的人工器官和植入类医疗器械产品。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的能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通常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周边的支撑襻组成,用以取代白内障手术中被摘除的天然晶状体。

白内障是由老化、遗传、外伤及中*等原因引起的人眼天然晶状体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造成患者视物模糊或完全失明,是眼科的第一大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白内障是全球头号致盲性眼病,全球约39%的盲症和25%的重度视力障碍来自未及时治疗的白内障。目前,通过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以取代已变浑浊的天然晶状体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手段。

白内障手术示意图

人工晶状体的核心技术包括材料、光学与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复明性白内障手术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转变推动了人工晶状体材料、光学与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发展进步。

①材料方面

材料合成经历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硅胶(silicon)—亲水性丙烯酸酯或水凝胶—疏水性丙烯酸酯”的发展历程。其中,PMMA是硬式材料,用于制造非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后三种为软式材料,用于制造可折叠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从非可折叠”发展到“可折叠”是行业内的一大进步,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切口,减小病人的创伤和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人工晶状体材料中,PMMA材质和硅胶材质的分子结构组成相对比较简单,可调整或改良的空间有限,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其主要缺点,这两种材质的人工晶状体产品市场份额减小。目前市场上人工晶状体材质主要为亲水性丙烯酸酯和疏水性丙烯酸酯,二者之间比较,疏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在降低后发性白内障(PCO)、眼内植入长期稳定性、力学机械强度等方面较亲水性丙烯酸酯材质具有优势,是目前国际市场上主流的人工晶状体材料。

人工晶状体的基础材料在过去10年未发生重大改变,在疏水性和亲水性丙烯酸酯类材料配方方面各家厂商略有不同,主要用于调节折光率、含水率、玻璃化转变温度、机械性能等;另外,为了使人工晶状体具有更多的附加功能,一些厂商还在防蓝光功能和肝素表面改性等方面对材料做了优化。

②光学方面

光学设计是人工晶状体实现功能性应用的核心技术。人工晶状体经历了从“球面-非球面-环曲面(Toric)-多焦点-可调节”的发展历程,不仅满足白内障患者复明需求,还对人眼进行球差、散光、老花等纠正,实现向屈光性手术的发展。

人工晶状体光学设计逐步发展来源:渤海证券

人工晶状体市场规模

1、全球眼科植入性产品市场规模达30亿美元,预计年增长率6%

根据全球领先的眼科医疗公司爱尔康公司(Alcon,Inc.)的报告及估算,年全球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亿美元,预计年至年复合增长率为4%。眼科包括眼外科和视力保健两大领域,其中眼外科包括各类眼外科手术(白内障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青光眼手术、屈光手术等)的产品、耗材和设备,视力保健包括隐形眼镜和各类滴眼液。年眼外科市场规模约90亿美元,预计年至年复合增长率为4%,其中植入性产品、耗材产品、设备及其他市场规模分别约为30亿美元、40亿美元、20亿美元。年视力保健市场规模约亿美元,预计年至年复合增长率为4%,其中隐形眼镜、眼部健康产品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60亿美元。在细分领域中,植入性产品(人工晶状体、青光眼手术产品等)预计增长率6%,将成为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

全球眼科医疗器械及各细分市场规模

2、国内年人工晶状体出厂价规模约26亿元,随着渗透率提升以及产品结构升级,行业持续扩增。

(1)我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障碍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目前治疗渗透率较低。根据国际防盲协会(IAPB)年发布的《Worldreportonvision》一项基于中国人口特征的研究估计,年中国患白内障人群(45-89岁)预计达到1.32亿人,其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人群预计达到万人,因白内障失明(最佳矫正视力0.05)的人群(45-89岁)预计达到万人,随着老龄化的加深,预计-年我国白内障患者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6%。

据中国防盲致盲网数据,年我国白内障手术约万例,同比增长2.68%,仅占可能因白内障失明的万人渗透率仅为28.75%,年我国百万人白内障手术率(CSR)约为,相比之下美欧CSR分别为、,印度CSR也达到了,因此我国仍处于相对落后水平。

卫计委在“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年)中明确提出不断提升眼病防治服务能力,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90%以上的县有医疗机构能够独立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随着眼病诊疗*策推动、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等,我国白内障手术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根据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及渤海证券,年-年我国白内障手术量如下图,人工晶状体等眼科高值医用耗材有望依托手术量增长而快速增长。

我国白内障手术量及CSR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渤海证券

(2)国内人工晶状体市场以中低端及基础款为主,产品结构升级空间大。年国内人工晶状体销售量约为万片,中低端及基础款约占90%的市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未来中高端产品有望占据更多份额。

不同档次的人工晶状体价格和市占率

人工晶状体竞争格局

1、行业集中度较高,CR4占据全球超60%市场份额:高值医用耗材对材料和技术的精细化程度要求高,因此目前全球市场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国际医疗器械中,竞争程度较低。在竞争格局方面,全球眼外科市场排名前四的企业分别为:爱尔康(美国)、强生视觉(美国)、蔡司(德国)和博士伦(美国)。根据爱尔康公司的报告及估算,年全球人工晶状体市场中,爱尔康市场份额占31%,强生占22%,博士伦占6%,蔡司占4%,以上四家共占63%全球市场份额。就国产人工晶状体来说,国内较为领先的企业分别为:昊海生科、爱博医疗、蕾明视康和世纪康泰。

2、国内企业主要覆盖中低端人工晶状体市场,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据火石创造数据,目前国内企业主要覆盖中低端人工晶状体市场,三焦点、三焦点Toric、单焦点叠加景深延长(EDoF)人工晶体主要被蔡司和强生(原雅培AMO)占据。

年国内人工晶状体销售量约为万片,其中爱博医疗、昊海生科(自产)人工晶体销售量分别为50.00、69.87万片,分别约占市场总销量的13.05%、18.24%。年国内人工晶状体出厂价市场规模26亿元,爱博医疗、昊海生科年人工晶状体业务营收分别为2.2和3.3亿元(共占整体26亿元市场21%),销量和销售额占比的差异说明国内主要企业产品还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国内企业人工晶体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3、国内主要企业竞争情况:目前主要人工晶状体生产销售国产企业如下表所示,昊海生科和爱博医疗产品线丰富,且上市推广早,目前市占率较高;其次世纪康泰、蕾明视康产品陆续获批,具备技术及产业链基础,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国内人工晶体产品生产企业发展

根据国家药监局网站“国产医疗器械注册历史”数据整理,截至目前人工晶状体相关产品注册人共10家主体,其中7家主要生产三类器械,3家主要生产二类器械。从注册历史量上来看,国产器械仅为进口器械的1/6,且售价均较进口产品相对低廉,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中国药监局人工晶状体产品历史注册及变更信息(最早批准日期由远至近排序)

关于高特佳投资

年高特佳投资在深圳成立,专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以战略性股权投资为主导,投资覆盖并购、PE、VC、天使等全阶段。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医疗投资团队之一,构建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生态平台,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健康投资机构。

资产管理规模超亿元,医疗健康产业基金25支(含美元基金),先后投资余家企业(其中医疗健康企业80余家),并推动了27家企业成功上市。

高特佳投资业务立足中国,面向全球,在深圳、上海、北京、南京、香港等地建立运营中心,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优秀医疗健康企业,为全球资本和医疗企业嫁接中国动力,协助创业者成就伟大企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白内障治疗渗透率低,国内人工晶状体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