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混浊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惟视资讯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抗代谢
TUhjnbcbe - 2022/5/27 12:55:00
北京酒渣鼻医院在哪 http://m.39.net/pf/a_8733714.html
编者按

葡萄膜炎性*斑水肿是葡萄膜炎急性和慢性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其治疗具有挑战性,目前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局部类固醇、眼周或眼内类固醇,抗代谢药或生物制剂等全身疗法。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中,抗代谢药物通常与皮质激素类药物一起作为慢性炎症的一线治疗,以实现较少量激素控制葡萄膜炎。TsuiE开展了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观察者盲的临床试验,评估甲氨蝶呤或霉酚酸酯治疗葡萄膜炎性*斑水肿6个月和12个月时的疗效。

抗代谢药用于治疗葡萄膜炎性*斑水肿

参与者:16岁及以上,至少有一只眼患活动性非感染性中间、后或全葡萄膜炎,在基线检查时需要节制激素疗法(corticosteroid-sparingtherapy)。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从1mg/kg或60mg/天(以较少者为准)开始接受初始皮质类固醇治疗,并逐渐减量;按研究地点随机分组接受甲氨蝶呤或霉酚酸酯治疗:口服甲氨蝶呤15mg,持续2周,然后增加至25mg;或霉酚酸酯mg,每日两次,持续2周,然后增加至1.5g。治疗成功标准:节制激素疗法(强的松7.5mg)控制葡萄膜炎(前房、玻璃体混浊和视网膜/脉络膜)。在6个月时,获得治疗成功的患者继续接受相同的治疗,治疗失败的患者转为另一种药物,并继续随访6个月。

在随机分组后的前90天,仅允许眼周或眼内注射类固醇治疗*斑水肿。90天后注射被视为偏离方案。

两种抗代谢药表现相似,但均有约半数患者持续存在*斑水肿

12个月时,甲氨蝶呤组和霉酚酸酯组,继续接受相同治疗的患者*斑厚度分别较基线降低了30.5μm和54μm,无统计学差异。6个月时转换治疗的患者随访12个月时,甲氨蝶呤组和霉酚酸酯组的*斑厚度分别较基线降低了12.5μm和50μm,无统计学差异。

12个月时,两个治疗组的*斑水肿均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和消退,但约有一半患者治疗后仍持续水肿。

两组在所有时间点的视力均有改善,但两组之间的改善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小结

对于采取节制激素疗法的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甲氨蝶呤或霉酚酸酯对葡萄膜炎性*斑水肿的治疗有类似的改善,但约有一半的患眼*斑水肿仍持续存在,因此可能需要额外干预以充分治疗*斑水肿。

原文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惟视资讯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抗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