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八大误解
你中招了吗?
老年性白内障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是造成中老年人视力剧降、失明的主要元凶。然而,中老年人对于老年性白内障仍普遍存在一些误解,这可能导致患者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误解一:
滴眼药水能治好白内障,
不用手术
很多患者来门诊,拿着各式各样的眼药水跟医生说:医生,我得了白内障,一直在滴这些眼药水,有没有用?
目前来说,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完全治愈白内障,药物只能对部分早期白内障起到延缓病程作用,无法逆转。(划重点!!!)手术才是治疗白内障唯一准确有效的方法。
误解二:
白内障开过会复发,开了也白开
患者:我们村上XXX白内障开过刀了,后来复发了,还是看不见!手术开了也白开!
白内障术后,仅部分患者会发生后发性白内障,造成视力下降。后发性白内障是指白内障手术之后,由于保留晶体后囊膜以便于植入人工晶体,保留的晶体的后囊膜又逐渐老化,从透明变成不透明,从而导致视力下降。如果没有其他引起视力下降的原因,经门诊激光治疗,即可提高视力,无需住院。
误解三:
糖尿病患者不能进行白内障手术
对于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身体情况达到评估标准,是可以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效果决定于视网膜病变程度。甚至对于部分严重糖尿病患者应当更加早于普通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以便于在眼底发生相关病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误解四:
年龄大了不能做白内障手术
有些老人担心年纪大了,做白内障手术很危险,十分抗拒手术。其实,白内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成熟度和安全性都很高,百岁老人只要身体检查合格,也可进行手术,恢复光明。
我科目前白内障手术最大年龄者为岁。
误解五:
白内障要等到“熟透”了看不见再做手术
目前,随着白内障手术方式的不断成熟和改进,已无需等到“熟透”再手术。相反地,如果不及时手术,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引发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再者,晶体核过硬,超声乳化时需要释放更多能量,不仅增加手术的难度,而且加重了对眼部的损伤,不利于术后康复。
一般认为,患者矫正视力低于0.5或者视觉质量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及工作时,即可考虑手术治疗。
误解六:
白内障手术后不需要放人工晶体
混浊的晶状体被摘除后,眼球变成了一个高度远视眼,外界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如果不放置人工晶状体,看东西仍然是模糊的。因此,临床上,白内障摘除手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往往同时进行。
误解七:
白内障手术后眼前出现飘动小黑点,是手术没做好
眼前出现飘动的小黑点,我们称为玻璃体混浊,通俗叫飞蚊症,通常与做白内障手术没有关系,有些患者原来可能也有玻璃体浑浊,但是由于白内障挡着没有表现出来,做了白内障手术以后眼睛看得比较清楚了,所以就表现出来啦。
误解八:
老年性白内障会遗传
这个锅,老年性白内障可不背!老年性白内障一般是由于年龄因素导致的晶状体老化混浊,每个人到了中老年以后都有可能发生,并不是遗传造成的。
关于老年性白内障的误解,你都了解了吗?
快快科普给身边的人吧!
专家介绍
洪献飞
眼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本科学历,医院、医院及广州中山眼科中心进修学习。擅长白内障、干眼、青光眼、视网膜疾病及眼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从事眼科20年,独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青光眼滤过术及玻璃体切割手术。
在国家二类以上杂志发表文章5篇,参与省市级课题2项,年荣获第五届“浙江省优秀青年眼科医师奖”。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周五上午
图文|施思思
审稿|洪献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