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飞蚊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玻璃体积血(血液细胞进入玻璃体内,影响到玻璃体的透明性,从而出现飞蚊或影响视力)。那么玻璃体积血常见原因是什么?需要做哪些检查?有哪些危害?如何治疗呢?
1.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除了前面已经讲过的异常玻璃体后脱离导致的视网膜血管撕裂外,玻璃体积血常见的原因有:
①眼外伤,包括锋利的东西穿通眼球、钝性的力量打爆眼球和眼内异物溅入(常见的是敲击金属时小铁渣飞进眼睛,因此敲击物体时戴防护镜很有必要);
②眼科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和*斑疾病等;
③视网膜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炎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瘤等;
④眼底*斑变性类疾病,如老年性*斑变性,高度近视*斑部的新生血管;注:*斑是视网膜最中心的部分,负责视力好坏,*斑有问题会影响视力。由于看起来发*,所以称为*斑(*斑不是眼睛里“长斑”了)。
⑤其它较少见的疾病,如眼内炎症及脑外伤后引起的视网膜出血(蛛网膜下腔玻璃体出血综合征)等。
2玻璃体积血有哪些临床表现?
少量出血时,病人可能只有“飞蚊症”。较多的出血发生时,病人眼前会有暗影飘动,或似有红玻璃片遮挡。反复出血的病人视力会随着出血的多少而反复变好变坏,但总的趋势是视力逐渐下降,视力好转的时间逐渐延长。如果出血量很大,视力会严重下降,有的甚至仅剩光感或完全没有光。玻璃体积血一般不引起患者的疼痛,但部分患者由于有其它并发症,后期也会出现眼睛疼痛。
3.如何诊断玻璃体积血?
当玻璃体出血较少,不太影响眼底观察时,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可以看到血细胞聚集于玻璃体中,呈柠檬色尘状。中等量的新鲜出血可呈致密的红黑色混浊。
除了玻璃体积血的诊断,医生还需要对病因进行诊断。临床上,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出血特征和伴随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度近视、外伤史、手术史和对侧眼情况等,对玻璃体积血的原因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但是,由于引起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很多,对于玻璃体积血病因的诊断,尤其是在伴有大量积血的眼,往往要在手术中清除积血后才能够基本确定。
4.玻璃体积血需要做哪些检查?
除了常用的裂隙灯显微镜和眼底的检查外,B超对于玻璃体积血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尤其在不能直接看到眼底时。CT或者磁共振对于玻璃体积血诊断的价值在于了解眼球是否存在穿通伤、眼内异物、视神经损伤和眼内肿瘤等;视觉电生理检查是一种客观检查,主要是评价患者视网膜和视神经功能,对于判断术后视力的恢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玻璃体积血常见的一个原因是高血压引起的血管阻塞,因此患者往往需要测量血压,以排除高血压的存在。另外,玻璃体积血患者还需要进行化验检查。其目的主要是寻找病因或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例如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可以了解是否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血糖的检查可以了解是否的有糖尿病或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凝血功能的检查了解患者是否有凝血障碍等。
临床上经常会碰到患者是因为眼底出血来眼科就诊,最后才发现自己得了高血压或糖尿病。
5.玻璃体积血需要怎样治疗?
如果出血量较小,可以采取半卧位,减少活动和用眼。这样做可使血液下沉在下方,也会尽量避免出血进一步增加。当血液下沉或部分吸收后,有些患者的眼底就可以部分看见。这时候详细检查上方眼底,往往可以发现视网膜裂孔的存在或发现病因。对于发现的裂孔可进行如上所述的处理,对于血管阻塞则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激光等治疗。而下方玻璃体内的出血可以保守观察,等待自行吸收。如果出血量较大、观察一段时间后(根据原发疾病和出血量多少,一般观察1到3个月)积血仍然不吸收或出现了视网膜脱离现象,则需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药物治疗上可以口服维生素C和云南白药胶囊等。活血化瘀的药物虽然理论上可以增加出血的吸收,但同时也增加出血的可能,因此不建议使用,尤其是出血的早期。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