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新型冠状病*传播到底有多神?作者
蔡超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教授,首都医科医院副院长,内蒙古自治区健康大学常务副校长。杜红艳眼科硕士、教授、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草原英才”、“人才第一层次”。新型冠状病*有较强的传播能力,要不也不能形成这么重的疫情,先是说动物传人,后来又证实人传人,确实非同一般,但最近社会上、网络上传的神乎其神,说什么看一眼就会传染上,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说的看一眼会被传染,指的是眼科大夫给病人检查眼睛,因为这是近距离,并且还是接触性行为,根据国家刚刚发布的第四版诊疗方案,飞沫和接触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的结膜又是病*容易侵犯的部位,当然是高危操作了。那么,疫情期间,哪些眼病需要看?怎么看呢?
就诊篇
为避免因人口流动与聚集导致的交叉感染,建议以下情况在疫情期间暂缓就诊:
1.验光配镜;
2.儿童斜视;
3.老年人逐渐发生的视物不清,常常提示白内障;
4.药物控制良好的青光眼,在家继续用药;
5.不伴有其它症状的眼红,常常提示结膜下出血;
6.不伴有其它症状的活动性黑影(飞蚊症),提示玻璃体混浊;
7.病情稳定的霰粒肿。
建议以下情形在疫情时期需及时就诊(就诊时做好个人防护):
1.眼部外伤(无出血、无视物不清者除外);
2.眼部进异物后;
3.突发眼红、眼痛、头疼,常常提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4.突发或短期逐渐加重的视物不清;
5.突发视物遮挡,常常提示视网膜或视神经病变;
6.合并视物不清的眼红。
医护篇
眼科医生是需要防护的高危人群,因为与患者的沟通、眼科基本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及直接眼底镜检查)、处置(取异物、缝合等)几乎是零距离眼、口、鼻相对接触,十分危险,因此眼科医护人员要格外注重防护:
1.口罩、手套、防护眼镜必备,必要时应穿防护服;近视镜保护是局部的,很难防止飞沫的接触;
2.就诊时应保持诊室空气流通;
3.患者一人一消*(包括病人接触的地方如下颌托、板凳、接触裂隙灯区域等);
4.在疫情初期,我们就在裂隙灯前自制用CT胶片做成了档板防护;
5.前置镜、间接镜检查设备等代替直接接触病人眼底检查;在SARS疫情后我们就熟练使用;
6.眼科全麻手术呼吸道插管会大大增加传播病*风险!更需要防护;
7.如果排除了细菌性、过敏性、腺病*结膜炎,观察加重或出现全身情况,可去发热门诊进一步诊治。以免延误治疗。多数病*性结膜炎是自限性疾病。
传来传去就成了“看一眼”就会传染了,显然是不科学的,病*怎么会通过光线来传播呢?
但是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日常生活中,眼睛是很容易被病*、细菌侵犯的,不经意的揉揉眼睛,下意识的扶扶眼镜,很多此类动作都会带来危险,毕竟手是一个污染源嘛。
我们说只要喜欢看,想看几眼看几眼,但这还是有个前提的,那就是什么样的距离是合适的呢?我们通常说一米以上呼吸飞沫传播的病*就不再有效,所以今天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提出了,“因为爱你,离你一米,”,医院—“一米线,安全线”为主题提出了联合倡议。战胜疫情需要科学引导,否则容易搞出神经质,过度预防无效还容易引出很多笑话和社会恐慌。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我一眼,请
早睡长头发
我看到眼前有很多线状、条索状的半透明阴影!在灯光下更明显!
眼球转动它们也跟着转动,黑影一直在视野里!
早起上早八
早睡长头发
就像飞蚊一样晃来晃去,有时候看得到,努力盯着它们看时又不见了!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呢?
如果在视野里见过这样像小虫子一样的漂浮物,
那么很可能是我们常说的
——飞蚊症。
说起飞蚊症的由来,
需要先从眼睛的结构讲起。
(眼球结构图)
光线依次通过眼球的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这些屈光介质,
将看到的东西投射在视网膜上,
经过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复杂处理,
将视觉冲动由视神经传入大脑。
在我们眼球中占据很大部分,
充满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
无色透明胶状体,
就是具有屈光、固定视网膜作用的:
玻璃体。
飞蚊症的出现常常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的。
幼儿时期,
玻璃体的凝胶样结构均一,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自然老化,
玻璃体液化,出现不透光的浑浊物,
甚至视网膜与玻璃体之间出现空洞,
不再紧密接触,
产生了“玻璃体后脱离”的现象。
玻璃体的这些退行性改变,
会使光线经过时在视网膜上投射出阴影,
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飞蚊”。
正常玻璃体投影(左)vs浑浊玻璃体投影(右)
从四岁起,玻璃体就开始发生液化,
到了中老年,眼球老化加重,
“飞蚊”便频频找上门来。
但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很多经常使用电脑手机
过度用眼的低头族、高度近视人群,
也早早加入了“飞蚊症”患者大*。
不过,当你看到眼前飘过的“小虫子”,
也不要过度惊慌。
飞蚊症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生理性的。
#生理性飞蚊症
良性飞蚊症的基本特点是:
两眼都出现了飞蚊情况,
无法准确分辨是哪只眼睛存在飞蚊,
且一段时间后,
飞蚊症的现象没有出现加重或改变。
如果出现良性飞蚊症,不用过于担心,
虽然多数飞蚊症不会自行消失,
但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病理性飞蚊症
然而,若发现飞蚊数量明显增加、
出现闪光感,
且伴有视野遮挡、视力下降等现象,
医院接受系统检查。
这样的飞蚊往往是那少数的
病理性飞蚊症。
病理性飞蚊症主要与视网膜裂孔、
脱落等疾病有关,
也可能发生了眼底出血、
葡萄膜炎等眼部器质性病变,
需要及时就医,
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为了减少眼前飘过的小虫子,
我们还是需要做好日常保健工作:
1
不要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屏幕,休息时多做眼保健操、眺望远方,注意用眼卫生。
2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类食物,适当食用动物肝脏、蛋类、肉类、蘑菇等食物、未精制的谷物类食品。
3
高度近视者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撞击。
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远离飞蚊症!
参考文献:
[1]江静,孙菁,姚梦茜,等.飞蚊症的西医大探索[J].科技风,,No.(06):-.
[2]李洋,李秋明.飞蚊症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J].国际眼科纵览,.
[3]陆建中.飞蚊症是怎么回事[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4]魏谠全.眼前为什么有蚊虫飞舞——飞蚊症[J].健康天地,.
文案:刘康蔚
排版:刘康蔚
病理撷趣Id
PATHOLOGY_FUDAN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