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混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惟视读片会翼状胬肉术后感染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

眼科诊疗不是说打完针、吃完药、动完手术,这一页就翻过去了,术后也大有讲究,密切的随访对于疾病的转归是特别重要的。最近就有位患者就不太幸运,刚行完翼状胬肉切除术就有新疾缠身,到底怎么回事呢,您帮看看吧!

老年女性,70岁,因右眼视物模糊、眼痛及肿胀10天就诊。既往眼部病史:右眼3年前曾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无系统性疾病。Vod:HM/眼前,Vos:20/20,右眼眼压23mmHg,左眼眼压16mmHg。裂隙灯检查示右眼鼻侧巩膜坏死变薄,受累区结膜充血水肿,鼻侧角膜轻度变薄,前房变浅,前房细胞3+,虹膜后粘连,晶状体轻度混浊。B超提示玻璃体后脱离,且视网膜无脱离。左眼未见异常(图1)。

图1示:患者右眼前节像。

那么,下一步诊疗措施?

A.转诊至肿瘤科医师,行病变区域活检;

B.转诊至视网膜医师,行玻璃体抽吸活检,并玻璃体抗感染治疗;

C.巩膜坏死区域活检,并全身抗感染治疗;

D.检查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类风湿因子及抗环瓜氨酸肽,并全身激素治疗。

答案:C

诊断:感染性巩膜炎

转归

巩膜坏死区域的活检结果提示为绿脓杆菌感染,予以右眼莫西沙星及1%醋酸甲泼尼龙滴眼治疗,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同时予以消炎痛口服治疗。2周后右眼视力恢复至20/25。

插曲

然而,患者在随后4月中并未定期随诊,结果右眼视力虽维持在20/25,但初次就诊的症状有所反复,细菌培养再次提示为绿脓杆菌阳性。予以患者病灶区域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同时再予以莫西沙星4周及左氧氟沙星2周治疗。术后6月随诊,无复发。

警惕感染性巩膜炎

感染性巩膜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胬肉手术,其余病因包括白内障手术及外伤。胬肉术后引起的感染性巩膜炎与自身免疫无关,且绿脓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感染性巩膜炎的治疗主要有局部及全身性抗感染治疗,同时可以联合巩膜清创术。由于巩膜多是无血管组织,因此对于感染性巩膜炎,单纯抗感染治疗容易复发,建议联合巩膜创面清创术,有助于病灶的治愈。

小结

胬肉术后的感染性巩膜炎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预后的疾病,对于胬肉术后出现巩膜坏死表现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同时病灶清创联合抗感染治疗较单独抗感染治疗更有益于患者的视力预后。

原文:

新版置顶方法

随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