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951583.html病因学:
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变(FamilialAmyloidoticPolyneuropathy;FAP),在年由葡萄牙医师Andrade所发现,为一种罕见的体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因为某些蛋白的基因突变,导致其结构出现变化,使得这些原本为水溶性的蛋白形成类淀粉纤维在细胞外沉积而致病。相关的致病蛋白有:Transthyretin(TTR)、Apolipo-proteinA-I和Gelsolin,其中以TTR最为常见。TTR又称prealbumin,是一种运输蛋白,在血清中会形成四分体(tetramericprotein),与甲状腺素和视网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protein)的运输有关,此一蛋白主要在肝脏生成,少部分形成于脑部的脉络丛(choroidplexus)或眼底的感光组织(如视网膜)。
这些沉积的纤维性蛋白,会集结在脏器、血管、心脏、肠胃系统,特别是周边神经系统(如神经干、神经丛、感觉运动神经、自律神经等)而导致不同的症状与病变,发病年龄分佈从20岁到7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左右。
发生率:
关于盛行率的部份,目前尚未有确切的统计,依不同的疾病类型与种族,疾病的盛行率也有所不同。在葡萄牙北部TTR类淀粉沉积症(TTRamyloidosis)的发生率为1/,但是在欧洲裔的美国人中,其发生率则为1/,;心脏型的TTR类淀粉沉积症在非洲人中很常见,据统计非裔美国人的发生率约为3-3.9%,在西非的某些区域其发生率为5%。
临床上特征:
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变中较常见的TTR类淀粉沉积症又可依类淀粉侵犯的位置分为三型:神经型(neuropathicform)、软脑膜型(leptomeningealform)和心脏型(cardiacform)。
神经型的TTR类淀粉沉积症会侵犯周边神经和自律神经系统,造成周边神经病变和身体控制的困难。相关的症状包含如腹泻、阳萎、便秘、排尿方面的问题和姿势性低血压,眼睛也容易发生如玻璃体混浊、乾眼症、青光眼等病变。有些患者还会有心脏和肾脏的问题,或发生腕隧道症候群(手和手指产生刺麻和无力感)。神经型的患者又可依好发的种族分为第一型FAP和第二型FAP。
第一型FAP的患者(FAP-I好发于葡萄牙、瑞典、日本),其神经病变的进程是缓慢的,通常是从下肢末端的感觉神经开始出现异常如皮肤感觉异常,温觉和痛觉异常较早出现,震动和姿势感觉异常较后出现,几年之后运动神经也会跟著产生病变。通常在30~40岁后此疾病会开始发展,但是真正发病的年龄可能会更晚。
第二型FAP的患者(FAP-II好发于印第安那-瑞士;马里兰州-德国),开始的症状常以腕隧道症候群来表现,感觉运动神经和自律神经的病变与内脏方面的症状一起出现。
软脑膜型TTR类淀粉沉积症一开始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且类淀粉常会沉积在软膜蜘蛛膜中(为两层薄薄的组织可包覆脑部和脊髓),逐渐增加沉积物可能会造成中风或脑部出血、水脑、运动性共济失调、肌肉僵硬或无力、痉挛、失智症等。其他类似神经型TTR会出现的眼睛症状亦可能发生,这一类患者又可称为眼睛软脑膜型(oculoleptomeningealform)。这类患者的脑脊髓液中常可发现高量的蛋白沉淀,钆显影剂促进磁振造影(gadolinium-enhancedMRI)可以显示出脑部、脑室和脊髓的表面有广泛性的增厚。
心脏型最易被侵犯的位置为心脏,常见的症状如:心律不整、心脏肥大等,这些异常会导致渐进式的心脏衰竭或致死。有时候心脏型的患者亦可能发生轻微的周边神经病变。这一型的患者通常较晚发病,大约在50岁后才会陆续出现症状,且通常以窄缩性心肌症出现。
兹将不同的变异蛋白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整理如下表:
分型变异的蛋白临床症狀第一、二型FAPTransthyretin(TTR)neuropathicform(神经型)早期?足部的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腕隧道症候群(Carpaltunnelsyndrone)?自律神经功能异常?便秘/腹泻?勃起困难晚期?心肌症(Cardiomyopathy)?玻璃体浑浊(Vitreousopacities)?肾脏病变第一、二型FAPTransthyretin(TTR)leptomeningealform(软脑膜型)?失智症?运动性共济失调?肌肉強直?痉挛?颅內或蛛網膜下出血?精神疾病?水脑症第一、二型FAPTransthyretin(TTR)cardiacform(心脏型)心脏肥大?心律不整?心絞痛?郁血性心脏衰竭?猝死第三型FAP(FAP-III)ApolipoproteinA-I?肾脏病变?胃溃疡?多发性神经病变第四型FAP(FAP-IV)Gelsolin?颅神经病变?角膜格狀失养症(corneallatticedystrophy)?多发性神经病变?腕隧道症候群
遗传模式:
此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常见的致病基因TTR位于第18号染色体上的18q11.2-q12.1位置,目前已在TTR基因上找到将近个相关的突变点位与缺损(deletion),其中以Val30Met为最常见的突变(第30个氨基酸由原本的缬氨酸突变为甲硫胺酸),且分布于不同种族间。
TTR类淀粉沉积症的患者约有1/3遗传自父母,另外2/3则为自发性的突变。若为异型合子的患者,下一代罹患此症的机率为50%;若为同型合子的患者,其手足带有1个突变基因的机率为50%,带有2个突变基因的机率为25%,下一代则都会带有突变的基因。
诊断:
在诊断上,可以藉组织切片以刚果红(Congored)染色,观察有无类淀粉的沉积,若为阴性反应,可以藉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cytochemicalstudy)来进一步确认。此外,还可以利用质谱技术检测血清中是否有TTR蛋白的相关产物。
针对TTR类淀粉沉积症的患者,可利用基因检查来协助确诊,TTR基因有4个外显子(exon),致病相关的基因分布在外显子(exon)2,3和4上,基因序列分析可以检测出近99%的致病基因。
治疗:
对于腕隧道症候群,可利用腕隧道减压手术(carpaltunnelreleasesurgery)来治疗;玻璃体切除术(Vitrectomy)可治疗玻璃体相关的病变。
由于TTR大部分是经由肝脏而生成,所以对于神经方面的病变,肝脏移植是目前唯一较有效的治疗方式。患者如有以下条件,通常会被建议进行肝脏移植治疗:1.小于50岁;2.受疾病侵犯的时间小于5年;3.多发性的神经病变只侷限于下肢或自律神经系统;4.没有严重的心脏或肾脏病变。另外,患者需要定期以神经传导检测,追踪其运动神经病变的情形。其它家族中的成员,若已提早经基因检查确定诊断,亦可以提早确定治疗方针。
预后:
对于TTR类淀粉沉积症患者的预后,会依据不同的突变而有所不同,影响患者生存能力较主要的症状有:
大肠机能障碍会产生严重的腹泻导致体重流失;因郁血型心脏衰竭而使肺部水肿,最后导致呼吸困难;少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肾脏衰竭,需要以肾脏透析治疗。从患者出现症状开始算起,其存活期间可能为5年、10年或15年,甚至有患者可以再存20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