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01中医眼科与内科跨界治疗
▍姚和清与范文甫的故事
宁波的眼科名医姚和清医术高超,每天前来求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有一天,一位双眼红赤的患者前来就诊,经过一周的治疗,病情未见明显改善,姚和清医生感到十分焦急。经过详细询问,他得知患者还患有其他内科疾病。姚和清医生深知范文甫先生的医术高超,便推荐患者去请范老先生诊治。
范文甫先生经过诊断,认为患者是肺火上蒸所致,随即开具了麻杏石甘汤全方,患者连续服用三剂后,眼疾便痊愈了。姚和清医生后来拜访范文甫先生,询问为何内科方剂能治疗眼疾。范老先生回答说:“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眼科医生,不可局限于眼科范畴。”姚和清医生深受启发,从此深入研究中医经典著作《内经》和《难经》,并经常运用内科方剂治疗眼疾,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他的侄子姚渭木想要学习眼科知识,于是拜范文甫先生为师,先学习内科知识,然后再深入研究眼疾的治疗。
▍麻黄汤的神奇疗效
年秋季,一位37岁的农妇因原发性高血压长达18年而备受困扰。在一次暴怒之后,她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陷入昏迷长达8小时。幸运的是,她最终苏醒,但却失去了视力。经过诊断,医生发现她表现出寒战、咳逆无汗等症状,同时颅内血肿和水肿严重,双眼底也出现出血和水肿。
陈达夫先生曾提出目疾六经辨证大法……然而,李可医师在审视这位农妇的病情后,认为她的症状纯属表实,与少阴无关,因此直接开出麻黄汤一剂。令人惊喜的是,服药后次日,患者便夜得畅汗,小便量剧增,达到mL以上。这一变化使得她的头胀痛和目珠胀痛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同时目赤也明显消退,血压水平也恢复了正常。随后,李医师又以通窍活血汤冲服水蛭末进行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终于复明,左右眼视力分别达到1.2和0.8。在随后的三年随访中,患者的血压一直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麻黄和桂枝被现代药理认为是升压药物,近百年来在脑血管类疾病中已被列为禁用范畴,但李可医师却能突破这一常规认知,成功运用麻黄汤治愈了这位高血压患者的眼疾。这再次证明了中医理论在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价值和灵活性。
▍目痛原因新解
沈源,一位居住在余姚的陈载侯,在初春时节患上了目痛。他寻求了医者的治疗,却被告知是因肝肾受寒所致,并给予了凉剂。然而,服用后,他的双眼竟然突出眼眶,疼痛难忍。沈源再次寻求我的治疗,我观察到他的脉象沉微,这明显是肝肾受寒的症状。
我解释道,脉象沉微才是关键,而且患者在服用寒凉药物后症状加重,这更倾向于寒症而非火症。我指出,虽然人们通常认为目痛是火症,但事实上,这种疼痛可能是由于阴盛于下、格阳于上所致。通过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治疗,寒邪得以驱散,火气得以下降,患者的眼睛自然也就恢复了正常。
02名医案例集
▍玻璃体混浊与药物应对
吕沧州曾治疗一位患者,其双眼所视之物皆上下颠倒,虽经多次治疗却始终不见效果。吕沧州诊其脉,发现左关浮促,其余部位皆无异常,便告诉患者:因酒后大吐,上焦反复折腾,导致胆府错位,故视物颠倒。此非外邪所致之内伤,当以催吐之法恢复胆府正常位置。于是,他给予患者藜芦、瓜蒂研成的粗末,用水煎煮后,于平旦时分顿服以催吐。待患者吐毕,其视物便不再颠倒。
▍特殊幻觉与治疗策略
赵卿,医术高超且机智过人的医生,曾遇到一位少年患者,其眼中常浮现出一面小镜子……赵卿经过仔细诊断后,决定采用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他让少年在次日清晨前往家中,享用他精心准备的鱼鲙。赵卿未现身,少年久候至日中仍不见他踪影,饥饿难耐之际,闻到了芥醋的香气,忍不住轻抿一口,随后又忍不住再尝,最终喝下了整盏芥醋。这时赵卿才现身。赵卿告诉他,这一切都是预谋已久的。
▍虚实辨析与视物变形
在为孙旗丁治疗的过程中,他产后不久便感到胸闷不适,随后发现自己的视力逐渐出现问题,原本直的东西在他眼中变得弯曲,如同弯弓一般。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医者们束手无策。恰好此时,沈源从京城出诊至天津,并诊断出他的脉象沉涩,这是由于体内淤血阻滞所致。他给予当归、桃仁各三钱等药物组合,以活血化瘀,同时加入柴胡八分以舒展肝气。服用一剂后,孙旗丁排出黑血数次,视力逐渐恢复,再服用一剂后,他的视力已基本恢复正常。
▍失明原因与补气药效
曾有一位老人,突然失明,但并无其他痛苦。朱丹溪诊断为虚症,于是急煎人参膏一斤,让病人服用。服用两天后,老人的视力略有恢复。然而,另一位医者却给予青礞石药,朱丹溪断言:“今夕死矣。”果然,那位老人当晚就去世了。朱丹溪通过补气药物治疗因体质虚弱导致的失明案例,展示了中医在扶正固本方面的独特疗效。
▍古稀老人的错觉治疗
李翠岩,年近七旬的老人,体态丰腴,家境殷实,一日外出竟视一人为两人。众多医者皆以中风之症诊治,给予消痰搜风之药十余剂,却不见好转。陆祖愚诊视后,认为这是虚脱之症,当以扶正为主。他开出人参、黄芪、白术等药材的方子,补气养血。病人服用二剂后冷汗渐止,五剂后能辨认亲友,语声微出;至七八剂时,诸症悉愈。
中医眼科与内科跨界治疗案例,展示了不同医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智慧,同时也印证了中医理论在疾病治疗中的价值与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