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混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PI失真央行加息进退两难 [复制链接]

1#

CPI失真 央行加息进退两难


CPI失真 央行加息进退两难    易宪容坚持认为,长期来看加息不可避免,只是时机选择的问题  刚刚公布的1月份消费价格指数和1月份生产价格指数,让部分人士对今年宏观经济的走势产生了疑问。1月份CPI同比增长1.9%和PPI同比5.3%的增幅似乎告诉大家,中国经济正在减速,甚至将在可见的未来存在通货紧缩的风险。  但昨天央行公布的企业商品价格显示,1月份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较上月上升0.5%,较上年同期上升4.7%,而去年12月份这个数据环比上升0.1%,同比上升5.3%。  企业商品价格,是由央行编制的反映企业间商品交易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综合物价指数,所调查的价格是企业间在最初批发环节的集中交易价格,对零售环节的价格有直接的传导作用。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1月份CPI指数大幅减少很大程度上出于偶然。由于CPI指数没有把房地产价格计算在内,CPI的走低并不能由此得出物价增长放缓的结论。  国泰君安研究员周克瑜表示,由于去年春节正处于1月份,所以1月份CPI增长比例并不具有代表性,可以预计2月CPI将会有明显的反弹。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对央行而言,1月份和2月份综合数据的意义要更为重要,今年晚些时候通货膨胀可能回升。光大证券分析师莫倩也认为,2月份CPI的涨幅可能反弹到3%。  陶冬仍然预计未来央行会加息。周克瑜也表示,1月份CPI环比依旧保持0.6%的增长,这个速度绝对不慢,预计未来央行加息的可能仍然存在。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指出,目前央行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十分复杂。房地产价格的虚高,使得央行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控制;但贸然的加息又隐藏着巨大的危险,很可能使得这种投机性经济出现“崩盘”的局面,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出现明显下落。  一个明确无误的事实是,在先前CPI指数如此高的情况下,央行都没有采取加息之类的紧缩*策,在目前CPI回落的情况下,市场的加息预期正在减少。  按照陶冬的观点,现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也许不是预测何时加息的适当时机。易宪容也坚持认为,长期来看加息不可避免,加息只是时机选择的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