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混浊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文化报社与四川省文化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是哪家

中国文化报社与四川省文化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为全面深入报道四川灾后文化重建工作,加快推进四川西部文化强省建设,探索中央媒体与地方文化系统合作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模式,12月5日,本报总卜键与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代表双方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胡继先主持签字仪式,四川省文化厅机关*委书记李兆权、成都市文化局局长朱树喜以及四川省文化厅各处室的负责人出席签字仪式。 郑晓幸在签字仪式上表示,灾后文化重建是全*和全国人民关注的重大文化举措。当前,四川还处于加快文化恢复重建、提速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时期。全面反映文化重建实际,需要新闻传播平台;牢牢把握文化恢复重建的舆论导向,需要中央媒体支撑;充分表达灾区群众文化需求,需要深度系统报道;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对口支援单位的奉献,需要得到及时反映,这一切需要媒体的支持和关注。在此之际,我们双方签署合作协议,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中国文化报》作为中央主流文化媒体的平台作用,通过开展相应的活动和报道以及专题研讨、出版书籍等形式,积极宣传四川灾后文化重建工作,及时记录和反映四川人民与全省文化系统的同志们的奋斗精神。 郑晓幸说,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中国文化报社就派出赶赴灾区采访,大篇幅报道抗震救灾工作,充分显示出《中国文化报》是一家有着高度*治责任感和新闻敏感性的专业媒体。我们相信,通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不仅会使灾区人民群众的文化意愿得到充分表达,也会为灾后文化重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合作方式,积极探索推动西部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繁荣发展文化的思路和模式。 卜键表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文化系统的同仁们带给我们无数次感动,其对历史文物的守护、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也带给我们无数次振奋。中国文化报一直关注四川的灾后文化重建,一直关注文脉深厚的四川在地震后新的文化生机和发展。能为灾区的恢复和发展做一些事情,是我们的荣幸,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而将四川人民在重建家园、重建文化中的事迹及时报道出来,让全国人民了解,也必然会产生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很高兴能与四川省文化厅签订这样一个合作协议,很高兴中国文化报能够深入具体地为四川灾后文化恢复重建做一点事情,很高兴本报的有了到一线采访报道的锻炼机会。他说,我还想代表报社同仁郑重表达一个愿望,请把我们当做自家人,当做恢复重建文化大*的一部分。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本报即刻派遣三批前往灾区采访,撰写了大量记录灾区人民和四川文化系统奋力抗震救灾的专题报道,也在危难中与四川文化人结下了深厚情谊。关注灾区文化重建工作一直是本报的报道重点,在地震半年之际又选派重回灾区采访,通过比较见证四川恢复重建的成绩。本报还特别开设了 灾区重建专题报道 栏目。这为双方的合作向更深的层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签字仪式上,卜键还向四川省文化厅转交了著名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冯其庸先生捐赠给四川灾区的书法作品,郑晓幸厅长代表四川省接受了捐赠作品并表示了诚挚谢意。 根据协议,《中国文化报》将开辟 加快灾后文化重建,打造西部文化强省 专版,跟踪报道四川加快文化恢复重建、加快西部文化强省建设情况,并将向灾区文化单位赠送《中国文化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